常州工学院退休教授王大华先进事迹
校关工委 刘文章
桑榆晚景休嫌少,日落红霞尚满天。这是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文学家袁枚《八十自寿》诗的颈联。联语化用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充分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奋进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老有可为的豪情壮志。退休教授王大华用他的实际行动有力佐证了诗意,人到晚年仍可以有所作为,像傍晚时的彩霞绚烂,放射光辉。他今年已经80岁了,但仍然是老骥伏枥,壮志未酬,以“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的乐观主义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和教育下一代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和赞誉。获得了常州工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一、倾情关心大学生的就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牵动着王大华教授的心。他高度关注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机会及时就业,当他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存在的不少心理误区,他心中十分焦急。他经过深思熟虑,想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人生经验及成长之路面对面地传授给学生,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他们在学习上、成长道路上乃至走向工作岗位后少走弯路,迅速成长为志向高远、基础知识扎实、体魄强健、心境恬美、求真务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的做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有关二级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延陵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织支持下,进行了多场次关于学业、就业、创业、创新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内容的讲座和座谈。他希望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在校学习生活的时机,全面提升自己,提高自身实力,夯实就业基础。走出校门后,保持积极进取、自信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把握住机会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尽快适应。勇敢地直面现实,积极地投身实践,乐观地迎接挑战。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平易平实的语言和真实朴实的内容,把一位老教师的内心敞开给了莘莘学子,他的发自肺腑、饱含深情和冀望的讲座,引发学子们热烈反响。
二、热心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王大华教授很喜欢京剧,在新北校区的音乐厅里我曾听过他的字正腔圆、颇有韵味的演唱,可以说京剧寄托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理想。他说,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它蕴含着的孝顺、信义、美善、坚韧、勇敢等诸多品德教育的元素,学生能在学唱京剧的过程中学习接受这些优良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他为了让京剧文化能够在大学生中传播,弘扬国粹艺术,经常走进常州工学院大学生戏曲艺术团指导工作,并与学生一起学唱京剧,一起学习京剧方面的知识。当他看到大学生戏曲艺术团喜欢京剧的学生学唱京剧缺少一台电视机时,他便主动与团委等部门协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由相关部门帮助解决了一台电视机和DVD播放器,他还赠送了光盘及有关学唱京剧的文字资料。为了新北校区的爱好京剧的学生学唱京剧,他为他们提供了一台复读机,录有若干名家名段的几盘磁带和学唱京剧的资料。为学生学唱京剧提供了方便。使京剧文化在校园里得到了传播。这种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统艺术,拓展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和鼓励学生早日成才
王大华教授是从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的,经过风雨磨砺,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和执着的事业心。他立志进取、奋发努力、刻苦钻研,在中学时代,基本上是靠自学考上了山东大学。他学的是发配电专业,但他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却是搞汽轮机叶片振动,这与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他的第二个工作是搞热力设备自动化。到常工院后教授自控系统、微机原理、检测与转换技术,亦就是说他的工作从来没有和专业对过口,但他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热爱教育事业,模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赢得了学生的普遍尊重;他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攻克难关,完成了“30万千瓦火电机组计算机控制”科研项目,获得了1984年水电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他从教育工作岗位上退休后又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艰辛创业,以勇气和智慧、勤奋和执著,成功地创办了一个企业,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他对学生说,他的成功胜在能吃苦。干事业离不开勤奋、汗水和艰辛。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使听他讲座的学生受到了震撼、教育和启迪。
四、坚持学习,一心育人
王大华教授把学习作为退休生活的第一需要和人生的一大乐趣。为了老有所为,“老”骥伏枥志千里。他有一个矢志不渝的信念,就是把读书学习作为伴随自己终身的爱好。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他在业务上不断学习提高和更新的同时,广泛涉猎政治理论和人文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为大学生开辟的讲座内容。他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主动报名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企业创新与发展”系列报告会,从未缺席,当他聆听了温元凯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的系列报告会后,更加坚定了他做好大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决心。几年来,他为讲好讲座,废寝忘食,倾注了大量心血,撰写了十几篇讲稿,自己打印好后发给同仁阅读,希望提出修改意见,以求更加完善。前段时期,《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表后,他即刻到新华书店购买了这两份文件和6本参考资料。他认真研读两个《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策和理论水平,也充实和丰富了自己的讲座内容和水平,他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充分表现了他只求奉献不图回报的一种精神,充分表达了他对大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王大华教授矢志不渝,一心育人,不惧桑榆晚,彩霞尚满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下一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他的精神和品格必将感染和影响着更多的青年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