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基地结硕果,校地共建谱新篇
人文社科学院关工委
2012年11月8日,我校与常州新北区人民检察院举行了校地共建签约暨爱心基地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校长李文虎和新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许岳华分别代表常州工学院和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并讲话。双方均表示,将继续在法律资源共享、爱心帮教、法制宣传、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会上,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了我校人文社科学院的20名爱心使者在过去六年多时间里,对罪错青少年进行爱心帮教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对第二批爱心使者张江苏等6人进行了表彰;对第三批爱心使者李伯钊等10人进行了聘任。我校纪委书记李炜,新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吴文伟,我校办公室、监察处、人文社科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及新北区人民检察院相科室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上,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吴健对近几年人文社科学院与新北区人民检察院共建“青少年爱心基地”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我院与新北区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4月成立了“青少年爱心基地”,首批聘任了11位爱心使者。2010年5月,人文社科学院和新北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了“爱心基地”工作推进会,双方制定了《青少年爱心基地的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爱心基地工作的任务目标、爱心使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聘请了第二批爱心使者9人。在《意见》的指导下,人文社科学院认真选拔符合条件的爱心使者,派专任教师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沟通技巧有效地实施爱心帮教。在新北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室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这些爱心使者认真地投入工作,虚心地学习请教,深入地调查研究,在爱心帮教、个人成长、实践创新课题申报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爱心使者张江苏同学先后有四个爱心帮教对象,其中的一个苏某犯有盗窃罪,他的父母离异,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在张江苏的积极努力下,这位帮教对象进步很快。在半年的考察期内,她每个月都会主动跟张江苏联系,定期汇报思想。之前进入中国电信常州某营业厅实习,实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发现问题,并能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困难。苏某现在在某家信息咨询公司做业务员,工作表现很不错,平时在家也能够学着照顾她的奶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在帮教过程中,爱心使者们的自身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正如一位爱心使者在帮教工作总结中所说:“对于我们而言,更是一个和帮教对象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和成长的过程,让我们学有所用,使我们也得到了沟通能力的锻炼、表达能力的提高、专业以外知识的补充。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既充实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阅历,提高了我们社会实践的能力,又推进了社区和谐建设。”用爱心帮教的感受去总结,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知之深切,行之自觉,是我院这批爱心使者的又一大收获。在爱心基地工作的爱心使者李文祺、张江苏、侯金龙等,在班里成立了课题调研小组,以《常州市“农民工二代”犯罪现状及调查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形成了有一定分量和价值的调研成果。这是我院第三项基于爱心基地工作实践形成研究思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
“青少年爱心基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传递爱心,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曾被评为常州市2007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十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