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对于我校关工委工作来讲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和部署,我们紧扣贯彻和落实省教育厅51号文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创建省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的工作主线,抓基础,抓重点,抓基层,促成效,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地推进关工委各项工作的开展,最终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省合格单位的考核验收,达到了党委既定的目标。
一、一年中的主要工作
1. 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
2011年,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重点开展了三项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配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学校“十二五”规划制订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关工委宣讲团成员开设了讲座,召开了学习座谈会,统一了师生认识,振奋了师生的精神。二是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开展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由关工委与党委宣传部一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要有:由老战士报告团来校作“军魂铸人生”英模报告;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成立合唱团参加建党九十周年歌咏比赛活动;由纪委主办、关工委承办廉洁文化诗词吟诵会,老同志亲自创作并登台吟诵,使师生受到了深刻的党风廉政教育。三是根据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部署,与宣传部和人文社科学院组织了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并进行了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
2. 以学习贯彻中央20号文、省51号文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的创建活动。
2011年年初,校党委就明确提出争取建成省首批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的目标,经过党委常委会讨论,写进党政工作要点,列入工作计划。一年中,党委专题研究、讨论了创建工作的内容达四次,并及时检查、落实创建的工作进程和整改的措施,使得创建工作始终在党委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使得创建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在检查考核反馈意见中给予我校以“党委高度重视关工委,并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很好的条件。关工委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开展活动,既形式多样又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成效显著,档案材料齐全”的较高评价。
2011年,我们以创建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为抓手,重点促进了以下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是加大了学习、贯彻20号文、51号文的力度,对照文件,对照省下达的考核标准,找差距、抓整改,如对社区工作原来是我们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后,使我们与天宁区关工委合作共建的创举反而成了我们开展社会区工作的亮点与特色。二是加大了二级关工委工作的力度。一年中,学校各二级关工委也根据创建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了各自的工作特色与特点,动员了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关工委的工作,使全校老同志参与率超过71%,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三是加大了关工委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校关工委与二级关工委都注意资料的积累,网络工作、信息工作、台帐管理都上了一个新水平。四是加大了宣传工作的力度,一年中我们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和外界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关工委工作,校宣传橱窗一年两次、校报期期有报道,形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局面。五是重视了关工委基础性和基层面的工作。各二级学院关工委在创建活动和常态化建设方面均积极主动,创造特色,各委员单位尽心尽职,为创建活动建功立业。通过合格单位的创建,真正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要求。
3. 重点推进二级关工委的建设,努力实现工作重心的下移。
2011年,我们把切实加强二级关工委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予以落实。上半年,校关工委到12个二级学院关工委参加活动并进行调研,对各二级学院关工委的工作均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明确每一个二级学院关工委创特色的具体项目。在一年之中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完善了组织机构,动员了一批老同志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其中涌现了象土建学院关工委与兰陵街道关工委结对共建、理学院关工委与青龙街道关工委共建、延陵学院关工委与天宁街道关工委共建社区文化等先进典型;也涌现了象机电工程学院关工委的“溢豪家教”、经管学院关工委的“爱心儿童康复中心”等特色项目;还有电气工程学院关工委三位老书记找25个班建党积极分子谈心交流、外国学院关工委培养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等动人事迹、人文学院关工委、师范学院关工委、计算机学院关工委和艺术与设计学院关工委,他们都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对青年大学生的关爱活动。各二级关工委既积极参与学校关工委的各项活动,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方式与载体。
4. 围绕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工作。
按照工作计划,上半年我校关工委围绕建立优良学风的主题与学工处合作进行调研活动。结合校风建设月活动安排,开展“身边榜样,前行力量”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围绕这一活动开展了调研、征文比赛、开设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省厅表扬与推广。下半年校关工委与招生就业处及各二级学院联合开展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题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既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些原因,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与措施。这两项调研成果都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各二级学院关工委也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开展调研,一年中,由二级学院关工委主任领衔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共20余篇。
5. 积极开展关工委工作的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活动的成效。
2011年我校关工委主要是继续深化、巩固三项创新活动。一是对延陵学院配备了5名党建兼职组织员,这五名同志在党建工作方面经验丰富,具有较好的人格魅力。一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了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并深受学生欢迎,据初步统计,5位同志所负责的10个班级近500名学生中,打入党申请报告的达到85%以上。他们的工作,不仅为延陵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作贡献,同时也为其他二级学院兼职组织员的工作提供了经验。二是对学生社团工作给予指导与关心。对当前学生工作中重要的载体――学生社团,我们给予的指导方向已经作了一些调整,由过去单一的就兴趣方面的社团向科技创新社团的转移,由校关工委老教授王大华任顾问的戏剧社团,其表演获奖级别很高,受到省厅表扬。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在2010年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了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各二级学院关工委特别是师范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章姚姚副教授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做法我们予以全面推广,收到很好的效果。
6. 两项突破性的工作,形成我校工作的亮点。
2011年,我校关工委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两项突破性的工作。一件事情是为加强关工委社区工作,我们与天宁区关工委举行了结对共建活动,这也是探索关工委工作向社区发展的有效举措。上半年我校举行了与天宁区关工委结对共建的签约仪式,市关工委领导蒋溢涛主任和天宁区党委副书记均到会并作重要指示,第一次结对签约时天宁区关工委就对我校大学生进行爱心捐助:光明工程献光明活动和捐赠教育读本活动,产生了非常好的效应。下半年我们又组织了11个二级学院关工委与六个街道关工委再结对活动,内容实在,可操作性强,受到天宁区和各街道的欢迎与表扬。这项活动还在进一步拓展,有望在新的一年中有新的亮点。第二件是我校关工委与离退休办一起,组织健全了学校老年舞蹈队与老年合唱团,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演唱活动中给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2011年校关工委与纪委一起组织并承办的廉洁文化诗词吟诵活动中,老同志们积极参与撰写诗词并上台吟诵,其中一、二等奖均为关工委老同志获得,老同志的精神风貌与廉洁自律的形象,给师生以深刻的教育,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还专门进行了报道。
7. 切实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实现了常态化管理。
2011年,我校关工委以创建合格单位为契机,按照常态化建设的要求真正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在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均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年中,对网站建设、宣传报道工作也有所加强,在学校营造了关工委工作的良好环境与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我们注意加强老同志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日常机构的办事效率与工作水平。各二级关工委在自身建设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年的工作中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二级学院关工委的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个别二级关工委要进一步强化工作的主动性,增强责任感。二是对外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全国和省的新闻媒体上报道偏少。三是二级关工委的资料积累和档案台帐的管理方面尚需加强。这些不足我们已按省厅通知要求正在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