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章
一
历史浩荡,岁月峥嵘,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在血与火中锤打坚定的信仰,在生与死中选择崇高的理想,在民族复兴追寻奋斗的沧桑之路中创造辉煌书写了人生的价值。在迎接国庆60周年之际,中央有关部门与众多媒体隆重举行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就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对英雄模范人物的热爱和歌颂。
在党委的领导下,常州工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党委宣传部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学习“双百”人物爱国主义教育及征文活动,笔者发自内心地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拍手叫好。
在新中国60和61华诞、举国上下欢度国庆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不朽功勋的革命先烈。2005年10月28日,胡锦涛主席出访朝鲜,在紧张的国务活动中,专门向平壤朝中友谊塔献花圈,表达对志愿军烈士的怀念。他在庆祝建军80周年的讲话中号召要广泛形成崇尚英雄模范、学习英雄模范的社会风尚。
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风雨如晦,金瓯残破。为摆脱屈辱挨打、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一代代志士仁人椎心泣血、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了一条民族解放的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建立融进了无数共产党人的信念和生命,有这样一组真切的数据:新中国成立前,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共170多人,其中42人牺牲遇难,占总人数的25%。政治局委员与候补委员总数55人,其中15人牺牲遇难,占总人数的27%。根据民政部提供的数字,有案可查的烈士一共是170万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共产党人,都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在中国革命史上,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过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过70多人,贺龙元帅在1927年率兵赴南昌起义后,敌人出于对贺龙的仇恨,对贺龙的家乡洪家关进行了疯狂的烧杀屠戮,贺氏族人仅那一次就被杀害了80多人。长眠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一万五千多名,还有两三万无名烈士。茅山是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这里埋葬着7000多名英灵。
烈士的鲜血曾浸透祖国的土地,血沃的泥土,长出了鲜红的、震撼人心的故事,每一个英灵,都诠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尽管短暂,但却是最壮丽的。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芒,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精神信仰。这种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推动共和国巨轮滚滚向前的不竭动力。
不可否认,这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和心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迈向现代文明的中国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现自己的容颜。但是也有少数人在浮躁之风的袭击下,在名缰利索的诱惑下,在一种违反历史事实和历史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生的理想和信仰一再受到冲突,淡漠了英雄模范,淡忘了先烈们未竟的理想和事业,淡化了信仰,动摇了理想信念,这就给我们每一个提出了一个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二
今天,我们手中举着的是革命先烈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火炬。那熊熊的火焰中闪耀着先烈们的渴望和追求。它照亮了历史的漫漫长夜,并指示着未来。它照亮了我们的道路,它为我们的生命导航,它为我们的民族引路。革命的先烈们以青春、热血与生命对人生信仰的坚守,给我们以无尽的深思。
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么获得腾飞的翅膀?
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怎能获得挺直伟岸挺拔的身躯的脊梁?
不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怎能有与苍穹比阔的胸怀?
不以前辈先贤和英模璀璨的“精神之光”烛照我们未来的奋斗历程,又怎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不论条件怎么变化,人们除了对物质的需求以外,还应有更高尚、更美好的精神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其它力量所不能够替代的。”今天,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学习“双百”人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正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继承和弘扬前辈先贤和英模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走向崇高,心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不辜负先辈的期望。我坚信,凡认真阅读过“双百”人物的感人事迹的同学,都会被英模追求真理、追求人类解放的献身精神和英雄气概所震撼和折服,被英雄体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和激励。
生命之于信念、生命之于追求、生命之于理想的命题,是一个不断地撞击人们心扉的命题。走进大学校园,每一个学子都渴求成功,期望成就一个非凡的自我。让英模走进大学生心中,唤起莘莘学子崇尚、热爱、争做英模的良好氛围,正是内在的精神养成,成就非凡自我的一股充盈的自我支撑的精神力量。我们有许多学子在校园里茁壮成长,站在鲜艳的党旗下,齐刷刷地举起右手,用铿锵的肺腑之声,向党旗庄严宣誓……还有入了党的学子们,来到烈士陵园,追忆英烈事迹,用心感受先烈的崇高情怀,重温入党誓词,这正是崇高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人格心灵的塑造。
学习英模,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
一要崇尚和热爱英模。崇尚和热爱英模,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执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是情感的共鸣,精神的契合,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强大动力!只有崇尚和热爱英模,才会有追求,才会去学习、争做英模,踏着英模的足迹前行。传承英模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崇高价值的一种选择,量的积累终能实现质的飞跃,最终达到纯粹的精神境界。
二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盛产伟大精神的民族,也是自古以来崇尚英模的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中,历经坎坷曲折而始终向前发展,培育出了许许多多光彩夺目、普照人间的民族精神。例如,“以公灭私”、“天下为公”的尚公精神,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勤奋苦钻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守精神,上下求索、追求真理、义无反顾的变革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伟大精神,等等。这种精神在英模身上都得到了塑造和升华。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三要自觉践行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英模的身上不仅闪耀着夺目的思想光辉,更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使命,责任,诚信,自强,奉献等等,具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体现了祖国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精髓。要从民族精神的承传中获得力量,从英模的传奇中增强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扎根心灵最深处,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不断超越自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四要潜心求学,励志图强。我们大学生要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品质的自我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要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先贤传统,秉承爱国精神,张扬理想志气,祛除浮躁之气,砥励气节情操,潜心研习学问,不断追求新知识,探索新技能,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品质优良、思想高尚、学业突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北京理工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彭士禄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烈士之子,中国工程院的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继承先辈遗志,严谨治学,掌握精深学术,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我国具备了水下战略威慑力量。
当今中国正抖落近代以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尘埃,大踏步追赶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随着祖国的和平崛起,我们的大学生要高扬我们的共同理想,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和全球视野,思忖责任、使命和信念,要倍加珍惜和运用民族精神这个宝库,充分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始终保持对前辈先贤的崇敬,让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让英模走进我们心中,深刻地感触过去,从而获取开创未来的腾飞的翅膀,与伟大祖国一起腾飞!